【防邪教宣传】了解邪教心理暗示,崇尚科学抵制邪教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21-05-12 17:58:29     


崇尚科学,抵制邪教
误入邪教的人们
在邪教歪理邪说的渗透下
自我洗脑,难以自拔
让我们一起分析邪教心理暗示效应
掌握心理学方法
用科学抵制邪教
01
邪教“心理暗示”及其效应


 

在误入邪教的人群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会强调自己信教后疾病好转了,人生“心结”解开了,烦恼痛苦减轻了等,这些不同程度的良性身心“体验”,成为他们相信邪教十分神奇的最初诱因和直接证据,进而愈加泥足深陷、痴迷成瘾。在邪教歪理邪说的心理暗示(反复洗脑)下,最终难以自拔。
今天我们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探究邪教“心理暗示”效应,分析邪教心理暗示下被逐步洗脑,失去自我意识的过程及危害。进而通过理论学习,达到以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抵御邪教的侵害的目的。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邪教所吹嘘的“神迹”对人们的心理暗示(指向性诱导)并因此得到“想要的结果”的作用。
科学家用这一心理学研究成果造福人类。而邪教则盗用“心理暗示”,给人们“植入” 邪教意识,并使这种意识逐步“强大”到驱逐人们头脑中的正常认知,把正常人改造成邪教的提线木偶。邪教心理暗示伎俩有:


对想不花钱治病的人



“假病”现象



选择性解释心理现象


 

02
邪教“心理暗示”危害



强化邪教消极指向心理暗示
心理学研究证实,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他的自我便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无孔不入的邪教,就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缺陷。当一个人处在非常虚弱、幼稚的心理环境中时,会因此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他们的内心往往会通过幻想作用,制造各种神话,幻想着有法力无边的神,为他们带来好运。邪教乘“需”而入,不断地给人们见证“神迹”,如此反复,就把自己包装成了“救世主”。



邪教心理暗示虚幻性
心理暗示的基础是脆弱的心理特征,心理暗示作用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虚假的幻想之上。那些寻求心理暗示来支撑自己的人,实际上秉持对心理暗示的先入为主的接受态度,这与施加心理暗示影响的人不谋而合。



邪教影响生理变化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茶饭不思,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邪教对人们的心理暗示进攻,大抵出于此种情况。



抓住并放大情绪低迷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人们难免会陷入莫名的情绪低迷阶段。邪教则是要抓住并放大这种“莫名的情绪低迷”。通过这一措施,可以强化被施心理暗示者的“痛苦体验”,从而凸现邪教对人们的救赎作用,证明邪教的悲天悯人形象。
 


 

03
防范邪教心理暗示毒害的对策


 



百年树人——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抵制心理暗示
反邪教要拿出“百年树人”的信心和勇气,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应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从重塑人们的正确“三观”着力,将反邪教进行到底。
反邪教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从关爱弱势群体的角度切入,使其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道路上来。



矢志不渝,不忘初心——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抵制邪教心理暗示
针对邪教“黑客”对网站、服务器进行攻击的现实,应建立起高水平科技网警队伍,网警、网监、平台运营商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主动出击。
反邪教工作要大力通过新闻媒体、视频、报刊、网络进行反复宣传,宣传反邪教知识。让人们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提高对邪教的正确认识。
要通过人民政府、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以及协助创新反邪教宣传的形式,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远离邪教,热爱生活,崇尚科学,关爱生命”理念的教育。



普及心理科学知识,防范邪教心理暗示毒害
结合全国科普日、科普周宣传活动,组织心理学专家和在校心理学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接受群众的咨询。
广泛宣传邪教心理暗示的毒害行为,为群众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并以互动方式,现场解答听众的提问,让群众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消除群众心理困惑,提高群众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依托心理教育载体,增强群众心理防范能力。


 


 


 

邪教危害之大,可谓无孔不入

彻底铲除邪教滋生土壤

绝非一日之功

尊重科学,相信科学

科学是战胜邪教最强大的武器

我们应该自觉抵制迷信伪科学

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

用理性力量战胜盲从

为全社会反对邪教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频道精选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