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师南岭,蹚出西进路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 2019-06-26 10:30:51     


青石板、泥砖墙、木门楼……一条条老巷子依旧,路边木牌写着“红军露宿地”——徜徉于湘粤交界处的广东仁化小镇城口,仿佛还能听到85年前红军挺进的足音。

城口镇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是湘粤交界处的交通咽喉。80多年前,国民党军队在此修建20多座碉楼,筑起第二道封锁线,“围剿”红军长征部队。1934年11月2日晚,红一军团前锋官兵潜伏至水东桥头,十几名战士泅水过河,侦察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敌人哨兵,击溃守敌,占领城口,俘敌100余人,打开中央红军西进的通道。

如今,城口镇西河对岸,青灰色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主体结构已竣工,楼顶的红五星映衬着蓝天,远远就能望见。一群群游客穿梭在老街小巷,驻足辨认红军露宿地、操场、战壕以及城墙上的累累弹痕,追寻那段红色的岁月。

斩关夺隘,铁流滚滚过粤北

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跨省第一站便是广东北部。这一带与赣湘两省相邻,五岭逶迤,山高林密,是红军挺进西南必经之路。

1934年10月26日至11月13日,粤北崇山峻岭之间,红旗飞舞马蹄疾。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途经南雄、仁化、乐昌等地,历经新田之战、城口突袭战、铜鼓岭伏击战、茶料阻击战、九峰山争夺战等,19天行程400余里,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挥师西进。

“南雄新田之战是红军入粤第一战,仁化城口突袭战则是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主战场。其间,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发生在仁化铜鼓岭。”谈及铜鼓岭战斗,仁化县城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黄本洲神情凝重。

铜鼓岭距城口镇20公里,山陡林密,地势复杂,一条羊肠小道沿着山涧蜿蜒而过。1934年10月31日,红一军团2师先锋部队抵达仁化冷饭坑、犁壁岭、佛坳等地,准备进入长江墟,防守南面之敌。不料,敌军独立警卫旅第一团莫福如部提前一天赶至长江墟布防。红军紧急调整部署,兵分三路,切断敌军之间联系,形成对城口镇的钳形攻势。

城口战斗打响当晚,敌军独立警卫旅第三团彭智芳部由仁化县城开来,驰援城口,并抢占了铜鼓岭南麓高地。11月3日拂晓,负责阻击南面援敌的红军发起猛烈进攻,阵地上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经过两天激战,红军付出伤亡140多人的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掩护主力安全通过城口一带。

今日的铜鼓岭战斗遗址上,建起了红军烈士纪念园。残留的战壕、杀敌的浮雕、镌刻的诗文,都在诉说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广场中央耸立着红军烈士纪念碑,碑前石阶摆满花篮,瞻仰者络绎不绝。

红军占领城口镇后,部队进行短暂休整,继续西进乐昌。这里,九峰山、大瑶山等高山林立,荆棘丛生。从1934年11月5日开始,部分红军翻越大王山,把敌军遏制在九峰山南麓,掩护中央纵队从三界圩与里田之间通过,占领粤汉线重镇宜章县城,摧毁了敌人第三道封锁线。11月13日,红军长征主力部队离开广东,进入湖南,继续西进。

百折不挠,革命理想高于天

南雄油山镇上朔村徐氏宗祠门口,墙上写着一首歌曲《当红军歌》,歌名、曲谱、歌词等保护完好。大家轻轻哼唱,曲调激昂,思绪飞回那个火红的年代。

1934年10月下旬,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获胜后,红军主力部队来到南雄油山镇上朔村,休整宿营。当年红军驻扎的小禾场,现在扩建成宽阔的文化广场。北面是徐氏宗祠,南面是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面正在建红军纪念馆。旁边竖立的“红色岁月”宣传画,一幅幅彩绘再现了当年军民一家亲的情形——红军为老百姓劈柴、挑水、打扫卫生;协助修复村边河道上的水利设施;老百姓给红军腾房住,送粮油、衣物、芋头、青菜……

“红军不扰民,住在祠堂、柴房、牛栏、街边、屋檐下,或者空弃老房子里。”油山镇人大主席黄树材的曾祖父加入赤卫队,外曾祖父是红军。他从小听过许多红军的故事,现在担当义务讲解员,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红军长途转战,十分疲倦,但纪律严明,吃了群众的粮、菜,烧了群众的柴草,用了群众的物品,都以高于当时的价格付银元。主人不在,红军就把钱放在主人的菜地里、稻草堆上或屋里。红军晚上睡觉用了农民的稻草,第二天会放回原处。

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后,项英、陈毅等领导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军民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底,他们率部辗转来到南雄油山,与中共赣粤边特委、赣粤边军分区会合,组成红军游击队,开辟赣粤边游击区,牵制大量敌军,配合红军长征。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建伟认为,留守红军的三年游击战,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但是,红军游击队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陈毅同志所言:“……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坚定信心。能坚持到底的,是将来革命的骨干。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

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令当地百姓感动。“红军离开之后,国民党仁化当局在城口、红山、长江等地,残忍杀害了红军伤病员78人。但大家没有被吓倒,还是暗中给红军游击队当向导,做翻译,提供情报。”黄树材说。

据粗略统计,仅在粤北连州境内,群众收治的红军伤病员就有20多人。

生生不息,红土地上结硕果

南雄市乌迳镇官门楼村外,有座矮山,长满松树,名叫黄木岭。登山远望,周围农田种植的黄烟、花生、水稻尽收眼底。

1934年10月26日,红军长征部队进入南雄,侦察连一举击溃新田守敌,扫清障碍。红军主力路过,在附近官门楼村黄木岭露宿。当地群众设立茶水站,为红军服务;提着花生、糍粑、鸡蛋等,慰问红军将士。

“黄木岭远离村庄,古木遮天,靠近要道。更重要的是,这一带早就有党组织,群众基础好,能保障部队的安全。”官门楼村村委会主任黄传祖带着记者走进密林深处,来到一座方形纪念碑前。

这是一块黑色石碑,四周嵌着麻石框,中间刻着一行金色草体字——红四军黄木岭脱险地。1929年1月,红军夜宿黄木岭。连日激战,疲惫不堪的红军对包抄而来的敌军毫无防备。紧急关头,游击队员钟蛟蟠获知情报,火速报告。红军部队连夜向江西转移。红军撤离不到半个小时,敌军就包围了黄木岭。

“红军四到黄木岭,就数这次最危险!”黄传祖说。

红军入粤第一战后,几位战士身负重伤,留在群众家中养伤。城口镇东坑半山村近百岁的张堂英拿出一个瓷碗回忆说,1934年冬,她的父母蒙家财、黄乙秀收治一位红军伤员。这位伤员右腿受伤,不能行走,吃饭、喝水、饮药都靠一个瓷碗。伤愈之后,他拉着蒙家财的手,流着泪说:“你对我这么好,又治好了我的伤,我没什么礼物给你,就把这个瓷碗给你留作纪念吧!”

1967年,蒙家财去世之前拉着张堂英的手说:“一定要保管好这个红军碗!”蒙家财的曾孙和玄孙回忆,小时候家中老人经常给他们讲红军碗的故事。一个瓷碗,凝聚着祖孙五代对红军的特殊情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去年,官门楼村村委会在黄木岭立起红四军脱险地纪念碑,现还准备整修黄木岭红军长征古道和会议旧址、老寨俚岭红军长征战场遗址、浈江河边士兵遗骸遗址等,收集红军文物,修建红军纪念馆。“这些都是官门楼村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我们保存下来,让长征精神永远传下去。”黄传祖说。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频道精选

精选专题

  • 从远郊农村地区变成了生态宜居城区,从农业主导的村落变成了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产业新城,西青大地处处旧貌换新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江苏句容,正立志打造“长三角最令人向往的山水田园福地”,努力建成“具有最优营商环境的创新创业名城”“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宜居宜游名城”“具有最美生态环境的养生养老名城”“最有味道的历史文化名城”,欢迎您的到来。

  • 70年来,新中国外交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人类进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有力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